May 9, 2015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食物的營養成分可分拆為: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糖份及脂肪。我分析了 13 款市面上流行的食品,結果顯示每款食品的營養成分比率各有不同。下圖中的白色色面,展示出每款食品的營養成分比率。

FoodyFree_Food

另一方面,大家都知道運動是消耗熱量的最好方式。但究竟在運動過程中,燃燒了多少熱量呢?而又有沒有留意,不同的運動,會消耗不同的營養成分呢?比如:30-45 分鐘的慢跑能量系統屬於針對脂肪、負重訓練則主要消耗蛋白質。

將以上兩個慨念放在一起時,就足以說明,沒有一種運動模式能完全適合燃燒所有食品的熱量。故此,單一性的訓練計劃是不能應付從不同食品所攝取到的卡路里。這就是為何很努力做運動瘦身,但總是得不到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。

因此,我想出「對位」慨念,以鏢靶消耗 (Targetry Consumption) 為模式,並將近年十分流行的 Calisthenics Workout 動作劃分為 4 大組別:

1. 力量訓練 (Power Action Group):針對消耗蛋白質
2. 肌肉訓練 (Strength Action Group):針對消耗碳水化合物
3. 增強訓練 (Plyo Action Group):針對消耗糖份
4. 彈動訓練 (Hop Action Group):針對消耗脂肪

以可樂為例子,可樂營養成分為 100% 糖份。如果以力量訓練去消耗攝取於糖份的卡路里,是事倍功半的。這就是運動的「對位」慨念了。